目录

  1. 阅读说明
  2. 第一首
    1. MT 和 AI 译文
    2. 人类译文
  3. 第二首
    1. MT 和 AI 译文
    2. 人类译文
  4. 第三首
    1. MT 和 AI 译文
    2. 人类译文
  5. 第四首
    1. MT 和 AI 译文
    2. 人类译文
  6. 第五首
    1. CAT 和 AI 译文
    2. 人类译文
  7. 总结

阅读说明

ChatGPT 的横空出世给多个领域带来了亿点点震撼,翻译便是其中之一,不止人类译员(好消息反正早就麻了,多麻一点也无所谓),还给已经足够成熟的神经网络机械翻译行业带来了亿点点危机感。

作为一名工作涉及翻译、业余搞搞翻译之人,ChatGPT开始逐渐出现在我的日常中,让我大声感叹感谢人类科技的发展,并最终促成了本文的诞生——秉持着“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的原则,决定让谷歌翻译及DeepL和ChatGPT同台做题,然后对三位交上来的作业指指点点(毕竟文学没有标准答案),也算是某种不严谨的评测,仅供一乐。

关于五首诗

  • 本文涉及的五首诗均出自《佩皮斯日记》,因为此书冷到不存在现成的中文翻译,因此这些诗也没有现成的中文翻译,本文人类译文的提供者只有我自己;
  • 但鄙人英译汉水平也就那样,对诗歌翻译的理解更加有限,有限到就记得要押一下韵脚。因此人类译文不保证一定正确,不保证符合诗歌的翻译标准,只保证确实执行了押韵的努力;
  • 所有的五首诗都是我之前翻译的,到最近为了写本文才扔给了机器和AI,因此人类译文并无借鉴。

关于参试选手


谷歌翻译
神经网络机器翻译,2016年上线
我的老帮手1号,从学生时代开始使用至今。见证了它于2014-15年间在翻译质量上的飞升,个人感受其在原文的理解上准确程度稍高于DeepL。


DeepL
神经网络机器翻译,2017年上线
我的老帮手2号,工作之后开始使用至今。虽然理解准确程度稍逊谷歌翻译一筹,但提供的译文更加有“文采”一些。


ChatGPT
大语言模型,2023年上线
翻译只是它功能的一部分。一经面世便引爆了人类的下岗危机感,特色是会跟人类一样一本正经地胡编乱造。


  • 为什么不带百度翻译、有道翻译和/或Reverso玩?
    根据我有限的使用体验,如果说在机器翻译方面有个金字塔,谷歌翻译和DeepL算是塔尖,往下一层(或几层)才是这三位。简单来说就是——太弱而无法同台竞技。

  • 为什么不带Bing Chat玩?
    想带来着,但是我的微软账号好像被微软确认为大陆地区,使用VPN换到海外IP也不给用,登录就自动跳转.cn的域名。


第一首

O let that day from time be bloted quitt,
And beleef of ‘t in next age be waved,
In depest silence that act concealed might,
That so the creadet of our nation might be saved;
But if the powre devine hath ordered this,
His will’s the law, and our must aquiess.
—— Thomas Fairfax

这首诗由托马斯·费尔法克斯(Thomas Fairfax)勋爵作于十七世纪,抒发了他对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一事的看法。由于作者勋爵阁下为十七世纪生人,因此他所使用的英语在拼写上与现代英语有一定区别:beleef - belief , depest - deepest, creadet - credit, powre - power, devine - divine, aquiess - acquiesce

但即便解决了拼写问题,这首诗读起来还是有种让人,也难怪在《佩皮斯日记》中引用此诗作相关注释的编者评价它“虽然这些拙劣的诗句显然没有任何价值,但它们很有趣。”

实话说这个评价让我大喜过望——把好诗翻好咱做不到,把烂诗翻烂难道不是正常发挥?


MT 和 AI 译文

哦,让那一天从时间中消失,
并相信在下一个时代不会被挥动,
在极度的沉默中,行为隐藏了力量,
这样我们国家的子民就可以得救;
但如果神明下令这样做,
他的意志就是法律,我们必须遵守。
哦,让那一天从时间上被抹去、
在下一个时代,这一切将被挥霍、
隐瞒的行为可能会受到谴责的沉默、
这样,我们国家的信条就能得到拯救;
但如果是上帝的旨意,他的旨意就是法律、
他的意志就是法律,我们必须服从。
哦,让那一天从时间中抹去,
并在下一个时代中将其信仰摒弃,
最深沉的沉默中隐藏着那个行动,
以此来拯救我们民族的荣誉;
但如果神圣的力量安排了这一切,
他的意愿即是法律,我们必须顺从。
[1]ChatGPT [优化版] 让那日从时间消失去,
信仰深埋下一代中,
潜行默默蒙蔽人目,
国家声誉隐秘保全;
若天命如此安排定,
遵循神旨是我等守则。

点评

  • 此诗采用的是隔行交互押韵(ABAB式),但不论是机器翻译还是AI翻译,都不屑于在译文中完成押韵(下面四首诗同样);

  • 在第二句的be waved 一词的理解上,三位选手出现了相当大的分歧,且ChatGPT很高兴地自己推翻了自己;

  • 谷歌翻译的表现不错,除“creadet [credit]” 一词不知为何翻译成了“子民”之外,其余都是十分忠实地逐词贴字翻译,质朴无华但通顺且流畅;

  • DeepL的表现就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了:先是遗漏了“beleef [belief]”,再是在 In depest silence that act concealed might 一句上进行了极为神秘的自由发挥,独树一帜地将此句译为“ 隐瞒的行为可能会受到谴责的沉默”(“谴责”源自原文何处?),然后是对第五行后半部分和第六行前半部分进行了神秘的重复翻译(“他的旨意就是法律 ” “他的意志就是法律 ”),最后还不知何故出现了原文并没有的顿号;

  • ChatGPT的表现也不错,无漏译,算是通顺流畅;

  • ChatGPT[优化版]:尽管指令额外添加了要求注意韵脚的要求,可ChatGPT依然不屑一顾(理解,毕竟据说没用什么中文文本作为训练材料)。表现总的可以说让人眼前一亮——也可以说让人眼前一黑。在输出格式上确实让人惊喜,不过细究就能发现只是在字数上做了文章,甚至为了字数放弃了忠实原意(比如“ 潜行默默蔽人目 ”是演的哪一出?),于是输出了某种长得像诗但实际上不是的四不像。不过亮点也有,个人认为是最后两句的翻译,简洁明了且有一定贴到原意。


人类译文

哦,让那一天的痕迹从时间中被虚化,
相信到下个时代它将会被从水底翻起,
在鸦雀无声中行动将强权藏匿在其下,
如此或许才能将我们国家的信用救起;
然而倘若是神明动用其神力安排了这,
他的意志即是律法,唯有服从,我们只得。

译者说明

  • 我在词汇含义的理解上其实跟上面三位选手半斤八两(有的还不如),而且前五句字数一致完全并非有意为之(大白话就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变成这样了”),唯一完成的是努力押了韵;

  • 感谢互联网诞生了押韵助手这样的工具,为译者和作词人的头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二首

Monk under a hood, not well understood,
The City pull in their horns;
The Speaker is out, and sick of the gout,
And the Parliament sit upon thorns.

其实并非一首诗,更接近一首小曲或顺口溜。

十七世纪英语的文字规范和现在所用的差不多,但是拼写方面相对不稳定,文中的”Monk“其实指的是“Monck”,即乔治·蒙克,正是此人将查理二世重新推上英国王位,结束了英国自查理一世被斩首后爆发的内战。


MT 和 AI 译文

引擎盖下的蒙克,不太了解,
城市拉起他们的号角;
议长出去了,痛风病发作了,
议会坐在荆棘丛中。
蒙克在一个罩子里,不太了解、
城里的人拉着他们的喇叭;
议长出局,痛风缠身、
议会坐在荆棘上。
Monck戴着兜帽,不太被理解,
城市缩回了它们的角;
发言人不在,病恹恹的痛风,
议会坐在荆棘上。
ChatGPT [优化版] 蒙克戴兜帽,谜样瞬逝,
城池减抵鸿角;
发言人远离,痛风所累,
议会坐蒺藜上

点评

  • DeepL扳回一局;
  • 在“hood”一词的翻译上,DeepL拿到60分,ChatGPT满分,而谷歌翻译提供了独树一帜的0分答案“引擎盖”,算是翻车翻在了完全意想不到的地方;
  • 在“Speaker” 一词的翻译上,风水轮流转,这回轮到ChatGPT翻车;
  • 在“pull in their horns” 这个词组的翻译上,三位选手全军覆没;“pull in one’s horns” 为固定搭配短语,意为“转向开始以更谨慎的方式行事”;
  • 不知何故,ChatGPT神秘地修复了蒙克名字的拼写,并保留在了译文中;
  • ChatGPT[优化版] 这轮垫底,先不谈译文狗屁不通(“谜样瞬逝”,“城池减抵鸿角”),更是将原本翻译正确的“thorn”错译作“蒺藜”(thistle),个中原因令人摸不着头脑。

人类译文

蒙克披着斗篷来,
不知要打什么牌,
政府内外兢兢战战;
议长人影不见,
痛风病里深陷,
议会上下如坐针毡。

译者说明

  • 在发现可以将 “pull in their thorns”译作“兢兢战战”,将“sit upon thorns”译作“如坐针毡”,顺利实现意思贴合、文化对等、押韵三连击之后,菜鸟译者如我在内心里狂喜到转起圈圈;

  • 对于 “sit upon thorns”的一些感想:跨越时间和空间,语言不同的两个文化不约而同地选用了同一个意象来描述同一种人类情绪,或许这就是人类和文化的奇妙之处;

  • 想押韵真的很掉头发,再次感谢互联网和押韵助手这类工具的存在。


第三首

Great, good, and just, could I but rate
My grief and thy too rigid fate
I’d weep the world to such a strain
That it should deluge once again.
But since thy loud-tongued blood demands supplies
More from Briareus’ hands, than Argus eyes,
I’ll sing thy obsequies with trumpet sounds,
And write thy epitaph with blood and wounds.
—— Marquis of Montrose

跟第一首诗一样,此诗为蒙特罗斯侯爵(Marquis of Montrose)同样就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处决一事所作的诗歌。虽然是同样的主题,但这首读起来似乎却更加具有文学性。


MT 和 AI 译文

很好,很好,公正,我可以评价一下吗
我的悲伤和你太死板的命运
我会为这个世界哭泣到这样的压力
它应该再次泛滥。
但既然你的大舌头血液需要补给
更多来自 Briareus 的手,而不是 Argus 的眼睛,
我会用喇叭声唱你的葬礼,
用鲜血和伤口写下你的墓志铭。
伟大的、善良的、公正的,如果我能够评价一下
我的悲痛和你的命运太僵硬
我愿为世界哭泣,使它再次陷入困境。
让它再一次淹没。
但是,既然你的大嘴血液需要供应
更多的是来自布里亚留斯的手,而不是阿尔古斯的眼睛、
我将用号角声唱出你的讣告、
用鲜血和伤痕写下你的墓志铭。
偉大、善良、公正,若能評量
我的悲傷和你那過於嚴酷的命運
我將悲泣成洪水 淹沒世界再次重生
然而,由於你那聲嘹亮的鮮血需求供應
來自布里阿雷斯之手,而非阿爾戈斯之眼
我將用喇叭聲吟唱你的送葬曲
用鮮血和創傷書寫你的墓誌銘。
ChatGPT [优化版] 偉大、善良、公正,若能評估
我之悲痛與你嚴酷的命運,
我將悲歌引來滔天洪水,
淹沒世界再現昔日繁華。
然而你血脈呼喚供養之物,
源自布利亞利斯之手,非阿爾戈斯之瞳。
我將以號角奏響你的葬禮, 以鮮血創傷書寫你的墓誌。

点评

  • 在这首诗上,ChatGPT的表现可以说优异得鹤立鸡群;

  • 这轮谷歌翻译垫底,译文敷衍得显眼;

  • DeepL再次出现令人摸不着头脑的重复翻译:“我愿为世界哭泣,使它再次陷入困境。 让它再一次淹没 ”;

  • 不知为何ChatGPT突然选择输出繁体中文;

  • 这首诗有两处难以理解的地方,分别是第一句中的 “Great, good, and just” 和第五句中的“ loud-tongued blood”。在这两处的翻译上,先不论是否理解正确, 其中数ChatGPT处理得最好;

  • ChatGPT[改进版] 放飞自我,贡献了一句可以写进歌里的译文:“我将悲歌引来滔天洪水,淹没世界再现昔日繁华。” 这句很好地表现了ChatGPT 擅长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特性[旺柴] 先不论原文的“weep”是如何译作“悲歌”的,“再现昔日繁华”更是根本就没有对应的原文;

  • “Briareus” 通常译作“布里阿柔斯”或“布里亚柔斯”,是希腊神话中的百臂巨灵;“Argus” 可指希腊的一座城市,此时通常译作“阿尔戈斯”,也可指希腊神话中的百眼巨人,此时通常译作“阿耳戈斯”。不论是机器翻译还是AI,不经调试(比如给机器翻译加载术语库或是给AI加载对应插件),都无法处理文化相关类的词汇。


人类译文

格外、适中和稍微,如若我能评价
将我的哀伤和你那过于严酷的命运量化,
我落下的眼泪可将世界倒灌
好似大洪水再一次泛滥。
但既然你喉中咕嘟翻涌的鲜血需要供应
首先自布里阿柔斯的一百双手臂,再自阿耳戈斯的一百双眼睛,
我将歌唱你的葬礼,伴着号角声鸣,
并用血与伤写下你的墓志铭。

译者说明

  • 跟 DeepL 和 ChatCPT 的译文不同,我基于 “rate” 一词,将 great, good, and just 理解为三个递减的程度。这么做是基于在口语中,这三个词在回答 “你今天过得怎么样” 之类的问题时尤为常见:great - “我挺好”,good - “还不错”,just - “一般般”;至于 loud-tongued blood 为何选择译为“喉中咕嘟翻涌的鲜血”……纯纯的就是一个感觉;

  • 诗歌翻译真的是个很神秘且费劲的活儿。


第四首

Then got they his points and his garters,
And cut them in pieces like martyrs;
And then they all did play
For the honour of Arthur O’Bradley.

节选自流行于19世纪的英格兰民谣《亚瑟·奥布拉德利的婚礼》(Arthur O’Bradley’s Wedding),完整版可见: https://ebba.english.ucsb.edu/ballad/33784/xml


MT 和 AI 译文

然后得到他的积分和吊袜带,
像烈士一样把他们切成碎片;
然后他们都玩了
为了亚瑟·奥布拉德利的荣誉。
就拿了他的穴道和他的袜带、
把他们像殉道者一样切成碎片;
然后他们都玩了起来
为了亚瑟-奥布莱德雷的荣誉。
然后他们取下他的装饰和腰带,
像殉教者一样将其割成碎片;
然后他们全体演奏,
为了亚瑟·奥布拉德利的荣誉而戏耍。
ChatGPT [优化版] 他们夺走他的挂饰和腰带,
割碎如殉道者的样态;
奏起音乐,绽放荣耀的华章,
为亚瑟·奥布拉德利的尊名。

评论

  • 在第一行中“points” 和 第三行中“play” 两个词的翻译上,ChatGPT 表现极好,不愧是能联系上下文的大语言模型;扣分点则在第四句中的“戏耍”一词上,ChatGPT选择将“play”切分为两部分进行翻译,试图左右都沾点(“…全体演奏”,“…而戏耍”);

  • ChatGPT[改进版] 再一次放飞自我,在第三行根本就没有对应原文的情况下,输出了“绽放荣耀的华章”这一句译文;

  • 在这首诗的翻译上,DeepL和谷歌翻译打得难解难分,ChatGPT稳坐第一。


人类译文

他们得到了他的束衣带和吊袜带,
剪得殉道者般粉碎成块;
接着他们演奏起手中乐器,
为光荣的亚瑟·奥布拉德利。

译者说明

  • 这首歌谣描述了中世纪英国人婚礼上的一些习俗,比如会把新人的束衣带和袜带剪碎并抛洒,这些习俗随着时代的进步已被淘汰。

第五首

She was barr’d up in whale-bones, that did leese
None of the whale’s length, for they reached her knees;
Off with her head, and then she hath a middle
As her waste stands, just like the new found fiddle,
The favourite Theorbo, truth to tell ye,
Whose neck and throat are deeper than the belly.
—— Corbet

诗中的 “whale-bones” 指的并非是鲸鱼的骨头,而是使用鲸须做成的胸衣/束腰。自1621年左右起,欧州贵族女子中间时兴起了穿戴鲸骨束腰来打造细长腰肢的一股风潮。

“Theorbo” 则指的是一种16世纪末发明于意大利的提琴,特征是琴颈极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科贝特主教(Bishop Corbet)作了此诗,将贵族女子的细长腰幽默地比作了新发明的长颈提琴。


CAT 和 AI 译文

她被困在鲸骨里,那确实
没有鲸鱼的长度,因为它们到达了她的膝盖;
去掉她的头,然后她有一个中间
当她的废物站起来,就像新发现的小提琴一样,
最喜欢的 Theorbo,说实话,
谁的脖子和喉咙比肚子还深。
她被鲸鱼的骨头束缚着,那骨头没有一点儿力气。
没有鲸鱼的长度,因为它们到达她的膝盖;
她的头被砍掉了,然后她有了一个中段
就像她的废物,就像新发现的小提琴、
最受欢迎的西奥博,实话告诉你们、
他的脖子和喉咙比肚皮更深。
她被鯨骨包圍,牢不可破,
鯨魚之長,依舊完整,抵及膝蓋;
去掉她的頭,中段依然在,
如新現的琵琶,與她相似。
西奥博琴,最心愛樂器,
頸喉深過腹部,事實不謊。
ChatGPT [优化版] 她被鯨魚骨束縛,不減其長,
達膝的長度,儼然一樣;
去頭後,她有纖腰相似,
如西奥博琴新現形。
頸與喉,深過腹部底, 鮮言道盡琴音真相。

点评

  • 唯一一首把三位选手全部难住的诗,即便交叉参考谷歌翻译、DeepL和ChatGPT各自的译文,也拼凑不出有意义的中文译文;

  • ChatGPT[改进版] 令人眼前一亮,“去头后,她有纤腰相似,如西奥博琴新现形”,不光非常准确地理解了“middle”的含义,而且更是一口气正确解读了三句诗的含义——根据某种逻辑,它选择完全跳过翻译 As her waste stands, just like the new found fiddle 这一句以及西奥博的前缀形容词 The favourite ,仅意译出了原文三句诗50%的含义;

  • 此外 [改进版] 再一次放飞自我,将原文一句简单的 truth to tell 翻译为“鮮言道盡琴音真相”,自主添加了50%的内容。


人类译文

鲸须紧紧把她锢,此须非骨
并非鲸的长度,不过长及她的膝骨;
头去躯干留, 余部恰似那提琴的新秀
人人爱的西奥博,坦白来说,
便是颈口深过腹肚,上比下长得多。

译者说明

  • 翻译诗歌总在等待那一瞬间的灵感,那一点能同时解决意思贴合和押韵的火花;

  • 个人觉得这首诗在幽默之余还略带讽刺,感觉主教并没太看得上当时这人工细腰的审美潮流。


总结


- 宁可毫无亮点或读不太通顺,也要忠实原文;
- 首字母大写的专有名词因为不确定意思,宁可不译;
- 绝不会出现原文里没有的东西。


- 综合来说略逊谷歌翻译一筹;
- 有时会将同一句话重复翻译二次,或是出现原文里没有的东西;
- 在我的日常使用中发现提供的译文有时能比谷歌翻译更具文采一些。


- 显著区别于机器翻译的一点便是能够联系上下文,产出一些令人眼前一亮或眼前一黑的译文;
- 会一本正经地胡编乱造,输出根本没有原文的译文;
- 更加自由、发展空间更大,只要能给它正确的命令,甚至可以调整输出译文的格式、语气、风格等;
- 在命令中加入咒语“act as a translator”,可明显提升其输出译文的质量。

  • 机器翻译和AI翻译的效率是人类译员望尘莫及的,但目前仍然无法替代人工翻译;
  • 一方面是因翻译质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机器和AI都不能作为责任人挨骂或坐牢;
  • 因此目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谷歌翻译或DeepL也好,ChatGPT也好,仍是效率工具,输出译文后需要人类译者进行人工审校;
  • 也因此,水平低于它们的译者可能不再有生存空间。换句话说,对目前存在的译者的水平要求变得更高了;
  • 在翻译这个领域中,机器翻译和AI翻译的出现反而带来了某种有趣的悖论:人们总说有了机器翻译和AI翻译之后不再需要学习外语,然而若是语言水平低于这些工具,使用者很难判断所给出的译文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并非全对,并非全错,对中有错,这样是否或许反而会造成更多的理解偏差呢?

  1. 1.ChatGPT[优化版] :指令中添加了“注意韵脚并按诗的格式输出”的要求。